欢迎光临 注册 登录 留言 收藏 演示 首页


[配音人物传记]艺术家陈汝斌的幕后台前

http://www.uupei.com  2010/3/29 1:09:55  优优配·配音人物传记
标签:艺术家 陈汝斌 配音演员
艺术家陈汝斌的幕后台前
  他长着一幅瘦削的、英俊的脸庞,他那双清秀的眼睛总是蕴含着笑意。当年有人说他像康泰,有人说康泰像他。其实呢,他就是他——陈汝斌,他是中国影坛上一位非常有活力、有成就的表演艺术家、社会文化活动家、配音演员。

  配音创造的基础是感情真实,要以情带声。

  也许不少人在知道他、认识他之前,就在银幕上听到过他的声音。他的第一个艺术职业是译制片演员,如果你已经记不清上世纪五十年代的苏联影片《夏伯阳》(1951年,这是他参译制的第一部戏),那么,六十年代《复活》中戴着夹鼻镜的检察官,他那浸透着虚伪的慷慨陈词,你可能还有点印象吧?至于八十年代的《舞台生涯》 (卡弗欧)、《一个国王在纽约》中卓别林饰演的角色,《神秘的黄玫瑰》的马尔杰拉图,《战地浪漫曲》的萨沙,巴西电视连续剧《女奴》中的莱昂休,你一定更熟悉了。莱昂休是陈汝斌译配的第五百个角色,曾获电视“飞天奖”最佳男配音演员奖。此外,他还多次获得文化部、电影局的有关奖项。从不同角色的配音,可以看出陈汝斌的戏路之宽,语言造诣之深。卡弗欧的苍老、酸楚,萨沙的善良、脆弱,莱昂休的轻薄、变态,令人难以想像是出自一人之口。作为新中国第一代电影配音演员,陈汝斌对配音艺术创造性有独特的理解,他说:“配音的确需要一定的音色条件和发声技巧,但一个优秀的配音演员首先要熟悉人、理解人,否则他难以传达各国影片角色的真情。配音创造的基础是感情真实,不是以声代情,而要以情带声, ”

  新生代应多向艺术大家学习

  “如今配音影视片已铺天盖地,您感受如何?”记者问。

“配音艺术繁荣,十分可喜。人才济济啊!可也有不尽如人意之处,主要是译制周期短,配音者只图快,只求现得利。一天配两三集,拿本照着念,这怎么行?配音是二度创作,人物身份、性格,人物之间关系,要琢磨透。而时下一部戏几个人,一人多角色,简单对口型,调门雷同,潜台词不准确、出不来。过去要‘啃词’、‘初对’、‘复拍’,现在全都谈不到。头些年还配过几部戏,近期间跟不上,找我也不敢上戏子。”

  他建议新一代配音演员还是要练好基本功,多向配音艺术大家如向隽殊、张玉昆、邱岳峰,毕克等学习。

  两栖演员

  两界陈汝斌是两西演员:横跨影、视两界;大部分时间“躲”在银幕背后,有时又跑到前台,登上银幕。自1957年初随《寂静的山林》上戏,他陆续在《地下尖兵》《兵临城下》《大渡河》《济南战役》《保密局的枪声》《残雪》《女人的力量》《冒名顶替》等二十余部影片中担任不同角色,1980年代以来,在《长夜春晓》《光荣街十号》《太阳滴血》等几十部上百集电视剧里饰演各类人物,同样显示了他表演上幅域广阔、色泽丰富的艺术可塑性。

  他成为著名电影演员的家族文化上的远因是什么呢,其实他不认为这方面自己有多少先天的优越条件。他1932年2月 21日生于北京,出身在一个金银珠宝商家庭。开金店的父亲,虽然迷恋古典戏曲,却从没有想让自己的孩子成为“戏子”,陈汝斌从小就被送进私塾里。由于陈家经常涉足戏院,母亲喜欢老旦李多魁,老辈人始料不及的是,陈汝斌跟着看遍了北京名角儿的戏,竟在幼小的心灵里埋下了艺术的种子。那时的陈汝斌,不但看京戏,也看曲艺,看美国电影,到后来干脆参加了进步学生的剧团。这样,在家庭指望他学医、从商的时候。他反倒投考了东北鲁迅文艺学院文艺部,气得父亲七窍生烟。那时,1950年,他才十八岁。头一学期下来,陈波儿、白大方的北京表演艺术研究所招生,他又从沈阳赶回报名。恰逢东影的袁乃晨,白景晟去京招收译制片演员,他们参与表演研究所的考试,相中了进入复试、已定录取的陈汝斌。于是一拍即成,定了“终身”,1951年1月正式进入东影翻译片科。后来谈到这段经历,陈汝斌说,“艺术没有血缘继承的必然性。我没有按照家庭的愿望去经商或学医,我的子女自然也没有必要非搞艺术不可,他们能做什么就做什么好了。”由此,我看到了陈汝斌的达观。他18岁成婚,妻李蕴香长他一岁,两家是世交。组织上关心他的两地生活,50年代初将李调入东影,任打字员。由此他们扎根东北,育有四女一子。

  微笑面对生活

  “那么,你在电影艺术中找到了快乐?”记者问。

  “可以这样说。我走过的道路并不算平坦,但我从未对选择电影感到后悔,从未对生活失去信心。我一生做人办事坚持热、诚二字。电影,对我来说,不仅是艺术,也是事业。”

  是的,陈汝斌始终以微笑面对生活。1957年,他也遭受过打击,其“罪状”就是代表译制片演员反映了意见,在北京参加电影局会议批评了长影领导的“官僚主义”。《地下尖兵》刚刚拍完,几个组纷纷约他上戏的时候,他被扣上“右派”帽子,下放到制景车间干杂活,去水暖车间打铁、拉煤、烧锅炉,据说他和齐兴家还是烧的大马力锅炉。后来又被赶到长白县大山深处修路。过了三年才“戴帽”回团。熟悉他的人都知道,即使在那些日子里他也未消沉下去。

  上世纪七十年代初,他开始兼任译制片厂导演。进入新时期以来,他成了一个大忙人。1979年“右派”问题平反, 1981年加入了中国民主促进会,并选为吉林省民进副主委,中国民进中央委员。他连续三届担任全国政协委员,多届省政协常委、市人民代表:曾任中国电影表演艺术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。 1983年初,被任命为长影演员剧团团长。一年后,又兼任长影译制片分厂厂长。

  活动艺术家

  他称得上是一位艺术活动家。但他不是那种浮上层、图虚名的活动家。他总是敦促自己为群众为事业办些实事。为改善剧团经营,他积极抓电视系列片配音,组拍电视剧,鼓励演员外出上戏。

  在大力扶植、培养青年演员上,他更是耗费了大量心血。1982年,傅艺伟、刘之冰在哈尔滨报考长影,陈汝斌是主考者之一。在发挥老演员长处的同时,陈汝斌主张大胆启用新人。在他的帮助和支持之下,宋晓英、姜黎黎、寇振海;梁国裕等参加了北京电影学院明星班培训;译制片演员刘雪婷、金毅、胡连华、王瑞、陆建艺,也是经他动员,及时从表演转移到配音岗位,迅速成熟,取得优异成绩的。

  陈汝斌十分热心于全国电影表演艺术的交流,为举行各种电影表演艺术研讨会和评奖,为创办全国电影表演艺术学会出了不少力。在非常繁忙的情况下,又曾作为制片人与导演姜树森远涉重洋,与美国王安电脑公司接洽,监制了12集儿童电脑系列片《神奇的贝贝》,较早地在影视艺术领域打开了与外资合作的路子。

  “从各种岗位退下后,尚无长远打算,只想静心反思走过的人生和艺术道路。如果文化方面还有可做的事情,愿意为之耗尽自己微末的光和热。”
[人物传记]更多精彩文章欣赏
[配音社区]其它最新美文欣赏
平台公告区
[平台新闻]优优配推出网配行业终极共赢运营模式
关注度:86566人次
[平台新闻]世界卫生组织与优优配的故事
关注度:108389人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