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优优配(www.uupei.com)】在日常生活中,我们周围的声音往往不是来自一个发声物体,例如两个人一起去菜市场买菜,各种小贩的叫卖声、两个人的闲聊、商量声,声源的数量是众多的。我们到底听到了什么完全取决于我们想听到什么?比如我们比较关心闲聊的内容,就会将注意力放在这上面,即使小贩的叫卖声再大,我们也仅仅知道他们是在吆喝,至于具体内容就“充耳不闻”了;如果我们比较关心小贩的叫卖声,那么就会出现“心不在焉”的聊天,虽然嘴上应承着,但已经在暗中留意小贩们吆喝的价钱谁高谁低了。
如果仅仅是用麦克风记录下真实的现状,那么在回放的时候也仅仅是一个情景的再现,听众无法知道我们要表现的重点是什么,每个人都有自己在这段声音回放时的关注点,甚至什么也不关注,更谈不上艺术性了。实际上,在影视录音中,我们对声音的记录是有取舍的,声音往往是有透视感和空间感的。例如,要呈现两个人的聊天内容,小贩的叫卖声的音量就会压低,成为背景声,以突出两个人交谈的声音。这要取决于录音师现场录制的水平,一旦声音被记录下来,其音量、力度对比就被确立下来。但实际上为了使后期制作中留有更多的空间,在实际制作中,分轨录音是我们常常考虑的方法。例如,在电视新闻报道中,出镜记者在一个火灾的救火现场进行报道,常常是用两个麦克风,占用两路声音通道进行录制的,一路用来录制记者的解说词,另一路用来录制背景的各种现场声音,如忙碌的脚步声、吆喝声、火苗劈里啪啦的燃烧声等。这样做的好处有两点非常明显,其一是可以在后期重新对解说词和背景噪音的音量配比进行调整,根据所用镜头的景别不同配以两者不同的比例来营造真实感;其二是可以获得一段完整连续的背景噪声,这样在后期制作时一旦对解说词进行剪辑,利用这一段完整的背景噪声进行剪接点的过渡,避免了由于剪辑造成的原始背景噪声“跳点”的问题。
影视作品离不开声音。然而,各种声音元素的配置又不能像贴膏药那样东一块、西一块,不能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,这就涉及到一个综合处理的问题。在影视声音的后期合成过程中,往往要考虑到声音的分布和层次的问题。语言、音乐和音响之间的关系处理上,要主次分明,互相让路,力求三者之间的最佳配合。声音编辑得好,应该就像交响乐中各种乐器的演奏一样,主题旋律相互之间有着那种连贯、交替、补充、呼应乃至冲突般的有机联系,彼此错落有致,交相辉映。既不能喧宾夺主,又不能互相干扰,更不能一贯到底。
要做到这些要求往往需要从声音的主次原则、声音的综合处理技巧以及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来考虑。
如果您想配音,请加我们的在线QQ配音客服专员,我们将为您提供高品质的配音服务: